NingG +

Redis 设计与实现:数据结构

背景

Redis 采用最简的思路,实现了几个数据结构,向上支持对象,每个数据结构都有自己的特点,汇总整理一下:

Redis 上层的对象:字符串、列表、哈希、集合、有序集合5种数据类型

  1. REDIS_STRING,编码是整数数值或 SDS 类型(和 embstr 字符串,将 SDS 与 redisObject 紧挨着申请内存空间,一种优化,缓存友好,当字符串长度小于等于32时用)
  2. REDIS_LIST,编码是 ziplist 或 linkedlist。所有字符串长度小于 list-max-ziplist-value (64),元素数量少于 list-max-ziplist-entries (512) 时使用 ziplist
  3. REDIS_HASH,编码可以是 ziplist 或者 hashtable。所有字符串长度小于 hash-max-ziplist-value (64),元素数量少于 hash-max-ziplist-entries (512) 时使用 ziplist
  4. REDIS_SET,编码是 intset 或 hashtable。所有元素都是整数并且长度小于 set-max-intset-entries (512) 时使用 inset
  5. REDIS_ZSET,编码是 ziplist 或者 skiplist。所有字符串长度小于 zset-max-ziplist-value (64),元素数量少于 zset-max-ziplist-entries (128) 时使用 ziplist(这里的 ziplist 是按照 score 排序的)

跳跃表(Skip List)

解决的问题和思路

目标:

跳跃表(Skip List),为了解决有序链表查询插入效率问题。

备注:跳跃表(Skip List)是链表,是有序链表,是基于有序链表的多层有序链表

具体效果:

具体思路:

实现细节

跳跃表的具体存储形式:

查询\插入场景下,使用上面跳跃表的数据结构,很简单,从上层一步一步操作下来即可。

现在的问题是:上面的数据结构,是如何构造的?如何维护的?

跳跃表的具体构造过程:节点逐个插入,

单个节点的插入过程,细节:

  1. 随机一个层数 x;( x 在 1~32 之间);
  2. 利用现有的多层有序列表,找到即节点在 第1层 的位置;
  3. 在层数 x 及以下各层,都生成一个完全相同的节点,每个节点的取值完全相同,上层节点,指向下层节点;
  4. 插入一个节点完毕;

注:多层的有序链表,最底层称为 第1层

特别说明:

  1. 实际上,跳跃表二叉查找树类似,都是由一个个节点,逐步插入而形成的;
  2. 跳跃表二叉查找树,作用也一致,都是提升查询、插入效率;
  3. 跳跃表相对二叉查找树优势:实现思路简单、容易实现、容易理解;代价是:数据冗余;

redis中skiplist应用场景

排名存储

存储用户排名,尤其是网络游戏中存储用户排行榜时,会有很多适用的场景

  1. 获取 top(N) 操作
  2. 查询第X名的用户
  3. 已知用户,查询其名次
  4. 查询排名在某一范围的用户,例如对某一排名区域的用户发放对应的奖励

Redis 集群分片存储

redis集群中,使用跳跃表,维护 slot-key 之间的对应关系(slot 中增加/删除 Key):

  1. 在cluster.h—>clusterState 数据结构中,定义了一个跳表 zskiplist *slots_to_keys;
  2. slots_to_keys 中分值 score 是每一个槽号,具体存储内容 obj 是数据库的键 key
  3. 每当节点 cluster-node 往数据库添加一个新的 KV 时,cluster-node 会将这个键及槽号关联到slots_to_keys跳表
  4. 每当节点 cluster-node 删除一个 KV 时,cluster-node 会在 slots_to_keys 跳表中解除删除的键与槽号的关联

特别说明:

  1. Redis 集群中,根据 key 计算出 slot;
  2. slots-to-keys 跳跃表中,slot 是有序链表,具体的应用数据是’keys’的引用
  3. Redis 扩容时,会找出一个 slot 下的所有 keys,然后进行迁移。

原文地址:https://ningg.top/redis-lesson-11-redis-data-structure/
微信公众号 ningg, 联系我

同类文章:

微信搜索: 公众号 ningg, 联系我, 交个朋友.

Top